4月13日,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簡稱“大阪世博會”)正式開園,中國館以“中華書簡”為設計內核驚豔亮相。作為中國館建設物資的指定物流供應商,中國外運以專業速度與硬核實力,完成了一場跨越山海、與時間賽跑的旅程。
大阪世博會中國館(來源:新華社)
挑戰極限:千噸鋼構“毫髮無傷”之旅
複雜的運輸條件是中國外運團隊面臨的第一重挑戰。中國館主體鋼結構重約1116噸,構件全部在國內生產,並需在國內完成預組裝,再分批發往大阪。中國外運採取裝載固定技術應對海運顛簸與園區複雜路況,通過“集裝箱+散貨船”分批運輸模式解決鋼結構尺寸超限、玻璃幕牆材料易損等問題,確保千噸級構件“零誤差”抵日。
極限操作:完成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時效性是專案的另一大考驗。2025年元旦假期前,中國外運團隊48小時緊急操作入港,並在假期期間完成了13個40尺海運貨櫃的清關、提貨、倒運、入園配送工作;中國春節假期期間,團隊完成了近10批次的貨物發運。最終,中國館從生產到吊裝封頂用時僅2個多月,中國外運助力中國館成為了大阪世博會首個完成主體封頂的海外自建館。
中國外運助力千噸級構件順利抵達
這是中國外運連續第6次服務世博會中國館。此次專案中,中國外運不僅依託自有的全球物流網絡和船隊資源,實現跨國運輸全程“不斷檔”,更通過數位化通關、智能系統等手段壓縮清關時間,進一步保證了時效。
當“中華書簡”在大阪灣畔徐徐展開,世界看到了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的對話,以及中國物流的硬核實力。未來,中國外運將繼續以物流之力架世界之橋,讓中國文化魅力綻放全球舞臺!
*本文封面圖來源: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